文徴明《洛原记》高清释文1.0版

此卷是文徵明六十岁时为白悦(号洛原)所画,将白氏庄园置于清山绿水,小桥流水之中,展现白家接待宾客场景,并描写主人水榭观游鱼的闲适生活。用笔清雅苍润,笔意古拙,是文氏中晚年小青绿山水的代表作。

此帖字里行间有“二王”神韵,其点画飘逸舒展,遒劲多姿,结体疏朗,用笔上流美,总之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。 款识:嘉靖己丑(1529)七月四日,徵明写洛源草堂图。

【原文】

白氏自洛阳徙晋陵,数百年于兹矣。世以宦学相承,至特进康敏公与其子中丞始大显于时,而族属亦衍大,聚指不下千数,江以南莫不知有晋陵白氏也。而凡白氏之族,亦莫不以晋陵为土著。而吾贞夫顾以洛园自命,其言曰:洛阳天下之中,其山嵩少,其川伊洛,昔人所称而吾先世之所从徙也,吾不敢忘焉。呜乎,余于是有以知贞夫之为能得礼乐之本也。礼曰:乐,乐其所自生也;礼,不忘其本也。是故太公封于营丘,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夫反葬,不忘本也,止于五世者,亲尽也。白氏之去洛,非特五世而已。其山川之秀,土地人物之美,贞夫盖不能举也。乃晋陵则所习焉。生息于斯,宦学于斯,亲戚坟墓于斯,至于衣服食饮、语言习尚,有不类于斯者,盖鲜矣。弃其所习,而从事于不可举而知之之境,岂其情哉?亦求所以行乎礼而已。礼之所寓,志无不达,心诚适焉,其无违愿已。吾见山之峙于前者,皆少室嵩高也,川之汇于左右者,皆伊与洛之流也。漥而渠渎,嶐而丘岛,以若草木禽鱼,凡吾所得而狎者,无不可以洛名也。虽然,岂必洛哉。人苟有以自立,则一言一事,皆足以名世,而所谓地与物,皆将假吾而重于世也。苏文忠之居义兴也,实自蜀徙,故今义兴有蜀山。夫以义兴之山之众,历数十百年之久而蜀山独传,然则其所以取重,独地为哉?贞夫,盖知所务矣。贞夫名悦,康敏公之孙,中丞公之子。绩学厉行,足世其家云。(嘉靖八年,岁在己丑六月既望,衡山文徵明书)

::徙(xǐ)迁移;

::衍(yǎn)通“延”,绵延;

::土著(tǔ zhù)世代居住本地的人;

::营丘(yíng qiū)临淄原名营丘,古属营州;

::反葬(fǎn zàng)死在外地,归葬于故乡;

::漥(wā)古同“洼”,低凹;

::渎(dú)沟渠;

::嶐(lóng)古同“隆”,高,盛大;气势大;

释文 · 欢迎纠正

白氏自洛阳徙晋陵,数百年于兹矣。世以宦学相承,至特进康敏公与其子中丞始大显于时,而族属亦衍大,聚指不下千数,江以南莫不知有晋陵白氏也。

这段文字主要是在讲述晋陵白氏一家的历史和所处地理环境。白氏一家自洛阳迁徙至晋陵已有数百年,世代相承,至康敏公和他的儿子中丞时才开始在当地崭露头角。白氏家族繁衍壮大,数以千计,江南地区无人不知有晋陵白氏。

而凡白氏之族,亦莫不以晋陵为土著。而吾贞夫顾以洛园自命,其言曰:洛阳天下之中,其山嵩少,其川伊洛,昔人所称而吾先世之所从徙也,吾不敢忘焉。

白氏家族的成员都以晋陵为故乡,认为晋陵是他们的土地。但是,作者文徵明认为自己是洛阳人,因为他的先祖曾在洛阳生活过,洛阳是礼乐之本,他不能忘记这个事实。

呜乎,余于是有以知贞夫之为能得礼乐之本也。礼曰:乐,乐其所自生也;礼,不忘其本也。是故太公封于营丘,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夫反葬,不忘本也,止于五世者,亲尽也。

礼乐中有“乐其所自生也,礼,不忘其本也”的原则。太公在营丘封地,五世后,他的后代都回到周朝的故土葬身,这是不忘本的表现。

白氏之去洛,非特五世而已。其山川之秀,土地人物之美,贞夫盖不能举也。乃晋陵则所习焉。生息于斯,宦学于斯,亲戚坟墓于斯,至于衣服食饮、语言习尚,有不类于斯者,盖鲜矣。弃其所习,而从事于不可举而知之之境,岂其情哉?

白氏家族离开洛阳,已经不止五世了。虽然晋陵的山川、土地和人文环境也很美好,但是贞夫认为,他们虽然习惯了生活在晋陵,但是如果违背了礼的原则,就不应该离开自己的故土去从事其他事业。

亦求所以行乎礼而已。礼之所寓,志无不达,心诚适焉,其无违愿已。吾见山之峙于前者,皆少室嵩高也,川之汇于左右者,皆伊与洛之流也。

礼的原则是无所不包括的,只要心诚志达,就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。作者文徵明认为,他所见到的晋陵的山川、河流、小岛和动植物都可以用洛阳的名字来命名。

漥而渠渎,嶐而丘岛,以若草木禽鱼,凡吾所得而狎者,无不可以洛名也。虽然,岂必洛哉。人苟有以自立,则一言一事,皆足以名世,而所谓地与物,皆将假吾而重于世也。

颗虽然这些地方和物品都很重要,但是如果人们有了自己的成就,他们的言行举止就足以名垂千古,不必过分强调地域和物质。

苏文忠之居义兴也,实自蜀徙,故今义兴有蜀山。夫以义兴之山之众,历数十百年之久而蜀山独传,然则其所以取重,独地为哉?

作者以义兴蜀山为例,说明地理环境并不是重要的因素,重要的是人们自己的努力和成就。

贞夫,盖知所务矣。贞夫名悦,康敏公之孙,中丞公之子。绩学厉行,足世其家云。

作者认为贞夫名悦是个很有才华的人,他的绩学和行为都很出色,足以为家族争光。

《洛原记》

文徴明 / 行书

【1】白氏自洛阳徙晋陵,数百年于兹矣。世以宦学相承,至特进康敏公与其子中丞始大显于时,而族属亦衍大,聚指不下千数,江以南莫不

【2】知有晋陵白氏也。而凡白氏之族,亦莫不以晋陵为土著。而吾贞夫顾以洛园自命,其言曰:洛阳天下之中,其山嵩少,其川伊洛,昔人所称而吾先世之所从徙也,吾

【3】不敢忘焉。呜乎,余于是有以知贞夫之为能得礼乐之本也。礼曰:乐,乐其所自生也;礼,不忘其本也。是故太公封于营丘,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夫反葬,不忘本也,止于五

【4】世者,亲尽也。白氏之去洛,非特五世而已。其山川之秀,土地人物之美,贞夫盖不能举也。乃晋陵则所习焉。生息于斯,宦学于斯,亲戚坟墓于斯,至于衣服食饮、语

【5】言习尚,有不类于斯者,盖鲜矣。弃其所习,而从事于不可举而知之之境,岂其情哉?亦求所以行乎礼而已。礼之所寓,志无不达,心诚适焉,其无违愿已。吾见山之

【6】峙于前者,皆少室嵩高也,川之汇于左右者,皆伊与洛之流也。漥而渠渎,嶐而丘岛,以若草木禽鱼,凡吾所得而狎者,无不可以洛名也。虽然,岂必洛哉。人苟有以自

【7】立,则一言一事,皆足以名世,而所谓地与物,皆将假吾而重于世也。苏文忠之居义兴也,实自蜀徙,故今义兴有蜀山。夫以义兴之山之众,历数十百年之久而蜀山

【8】独传,然则其所以取重,独地为哉?贞夫,盖知所务矣。贞夫名悦,康敏公之孙,中丞公之子。绩学厉行,足世其家云。(嘉靖八年,岁在己丑六月既望,衡山文徵明书)



Powered by 鼎点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